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,苏联自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只经历69年。
苏联存在的时间之所以短暂,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领导人的“统治”有关,比如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的特权制度,让一部分人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,从而引发社会秩序的失衡。
那么,这种特权制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,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它又如何影响了苏联以至解体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。
大权独揽的斯大林
1922年苏联成立,此时列宁出现中风的症状暂时停止工作,很快斯大林接管列宁的大部分工作。布尔什维克党内的领导干部都知道,斯大林很有可能就是苏联下一任的领导人。
从斯大林之前的履历来看,似乎也十分适合这个职务,出生在沙俄统治时期的斯大林是鞋匠和农奴女儿的孩子,上中学时就已经接触到马克思主义,并深深被其吸引。
展开剩余89%20岁时,斯大林已经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,并加入当年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。
之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,斯大林和大多数人一样加入布尔什维克,跟随导师列宁一同为俄国的未来寻找出路。
之后的革命事业中,斯大林多次遭到沙俄政府的逮捕和迫害,“七月流血”中先是保护斯大林摆脱反动派的抓捕,又参与领导“十月革命”,最终推翻临时政府。
苏维埃政权初期阶段,斯大林受到列宁委托深入军队,指挥苏维埃红军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,保住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。
不过,在这期间斯大林也表现出人性中残暴、固执的一面,比如处决红军中曾在沙俄服役的士官,拒绝执行列宁等人的指挥导致战争失败。
列宁在与斯大林相处多年,期间也曾发现他性格上的问题,第一次中风恢复时期,他就曾给苏联共产党内苏维埃留下一批信件,还口授妻子写下几封信。
在信中列宁建议几名苏联之后可能的领导人,其中毫无意外地提到斯大林,他先是指出了斯大林的优点,同时也指出斯大林的最大缺点:
“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,掌握了无限权力,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,我没有把握。”
“斯大林太粗暴……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……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一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离……”
可以看出,列宁已经预料到斯大林的糟糕性格会影响到苏联未来的发展,甚至提议将斯大林调离职位。
但斯大林在列宁病重时期,已经掌握党内大部分权力,成为共(布)中央总书记,也拉拢不少领导干部,这些都使得他在党内的地位异常稳固。
不久列宁去世,斯大林击败了托洛茨基等人,最终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。
经过短暂的运作巩固地位,斯大林开始对苏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包括对农业、军事、经济等多个领域推行新政策。
诚然,在重工业和军事领域斯大林的改革使得苏联变得强大,但这些也让斯大林愈发自恋自大,权力带给他的特权让其逐渐背离初心,使得苏联形成十分严重的官僚“特权”。
苏联官僚的特权生活
斯大林掌控苏联的方方面面后,他的改革的确在一些领域取得一定成效,这时国内出现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风潮。
如果在其他国家来看,对领袖的崇拜并不是什么坏事,但在社会主义国家,特别是像苏联体量这么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,全国范围性质的个人崇拜必然会造成恶劣影响。
20世纪30年代,苏联国内对斯大林的崇拜已经到盲目的地步,家家户户都挂着斯大林的画像,人人都购买他的书籍、演讲稿,文化娱乐类的活动中对斯大林的歌颂也数不胜数。
在这种外部环境下,党内的“斯大林崇拜”现象也十分普遍,特别是在斯大林影响下出现的“苏联官僚特权阶层”,给苏联党内的领导干部带来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特权。
斯大林推行的特权阶层制度,给包括斯大林在内的所有党内官僚带来的特权,主要表现在生活以及工作上。
如此一来党内对于斯大林的支持也更加牢固,双方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
生活待遇上,从斯大林起到苏联的地方官员,每人都拥有一处别墅或者豪华住宅,级别高的官员甚至拥有更多的别墅,而且中高级官员可以把这些留给子女后代居住。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普通工人和党员生活在老旧的公寓,一家人要挤在不足二十平方的住所,卫生间、厨房都是公共的,卫生情况十分糟糕。
除此之外,苏联各级政府中都设有专门供应官员和家属的饭馆、商店、衣服首饰店,在这里他们可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享受到极好的服务,对于平民而言这些根本是一种奢望。
特别是在苏联大搞工业建设的时期,粮食物资都比较稀缺,能分配给一般民众的食物更是十分有限,以至于不少人都要忍饥挨饿。
对于官员子女的教育,苏联也有专门的官员子弟学校,毕业后多半都会进入政府工作。而对于普通工人阶层而言,他们的子女大概率依旧是工人,生活待遇甚至可能比他们更差。
医疗保障自然也是优先服务官员干部,而且全额免费,政府还在发放工资时附加一笔数目不小的医疗补贴费,而实际上这笔钱远远超过了官员所需要的医疗费用。
最关键的是,斯大林时期地方官员的工资也是极为丰厚的,除特定工资外还会发放一个装钱的信封,被称为“钱袋”,根据官员级别不同,钱袋的多少也不同。
作家莫洛托夫就曾说过他的工资:“我现在无法准确说出给我多少工资,因为变了好几次……用这种封着的小包给军事和党的领导人送钱,很多的钱。
当然,这是不完全正确的。数目不仅太大,而且过分。我对此不否认,因为没有权利提出任何反对意见。”
更令人震惊的是,苏联的高层基本算得上财富自由,他们在银行都有单独的账户,并且取用的金额不受限制,这无疑是在苏联的心脏装了一枚炸弹。
除了生活上的待遇之外,在斯大林的这套制度下,绝大部分官员的任用、任期都由中央控制。换句话说,只要上司想让官员继续担任这份职务,他就可以一直做下去。
这就造成许多官员德不配位、才不配位,而且还长期占据职位,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很难进入体制内工作。因此,对于已经成为官员的人来说,这是真正的“金饭碗”。
以上的种种待遇还只是斯大林执政初期规定的,随着时间推移特权所带来的贪污腐败、拉帮结派现象变得严重,官员们变得更加贪婪,执政者也开始为其谋求更多特权。
特权制度引起的崩塌
前面讲到斯大林时期创立的官僚特权制度的形成,以及它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体现,这一系列行为使得后来的苏联人民苦不堪言。
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,他虽然推行“去斯大林”政策,但在官僚特权制度上只是暂时削减对官员物质生活的待遇标准而已,其余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。
后来,勃利日涅夫发动政变将赫鲁晓夫推下台,反过来继续加大对官员在生活待遇上的补贴,甚至于许多政府职务都成为终身制。
1982年勃利日涅夫去世,他执政期间让苏联陷入僵化时期,之后接连更换三任领导人,奈何都没能挽救苏联的颓势。
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,特权阶层的官员已经拥有多年的权力地位,苏联政府对他们的纵容放任也让这些特权官员更加贪婪腐败。
大肆敛财者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富豪、亿万富翁,将原本就走下坡路的苏联经济彻底拖垮。1991年,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,苏联正式解体。
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,戈尔巴乔夫周围的许多掌握特权的官员已经不再听从国家的命令,甚至有意推翻政府来谋求更大的利益。
说起来也是极其讽刺,斯大林创立的官僚特权制度,最初是为了笼络官员干部,让中央的权力更加集中统治更加稳固。
正所谓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,斯大林将苏联推上辉煌的巅峰,但最终也是他制定的制度,让这群手握特权的官员亲手掏空并摧毁了苏联。
如此看来列宁看待斯大林的观点是很正确的,他预见到斯大林面对无限的权力会迷失初心,进而滥用特权给整个苏联带来灾难,只是但是已经力不从心无法改变。
亦或者列宁也没有想到,斯大林和勃利日涅夫执政期间,特权阶级会过着令人瞠目结舌的富人生活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普通百姓和工人仍为了温饱日夜操劳。
事实证明,无论是什么人只要被赋予了特殊权力,就必须要外界对其权力进行束缚,一旦特权失控人的欲望也会失控,进而让原本伟大的事业功亏一篑,哪怕是强大一时的苏联也避不开这个魔咒。
对于此事,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
发布于:天津市